2013
年
5
月
21
日
上午九点,黑龙江大学文学院杜桂萍教授在我校东荣十楼会议室做了一场题为“名士牙行与清初文学生态”的学术报告。
在报告中,杜教授首先谈到了明末清初的文坛生态,跳出传统的文学标准、创作尺度和文体规限,一些具有特殊身份的小人物似可引起适当的关注。譬如袁骏(长洲人)、孙默(休宁人),都是没有任何功名的平民文士,却人脉颇著,俨然
“
声气领袖
”
,与当时文坛的许多重要人物相交甚密。
接着杜教授从三个方面具体阐述。第一、袁骏与《霜哺篇》文本之生成
。谈到这部分时杜教授讲到晚明陈继儒题写《霜哺篇》为起点,渐渐衍生出《霜哺图》绘画、题字和题咏等,并包含了《侍母弄孙图》题咏、《负母看花图》题咏和杂题(如寿诞、送行等)三个系列,以丰富多样的文体样态和内容构成了一个自足的整体。第二、孙默与“归黄山诗”之征集。这部分主要讲了孙默留给时人的三个印象:生活困窘、屡次迁居、重交好文。第三、“名士牙行”与袁骏、孙默身份探微。通过这三部分的具体阐述杜教授认为《霜哺篇》与“归黄山诗”之征集过程同样揭示了穷窘的布衣之士如何借助一个绝佳题目跻身于当代名流、操持文柄的生动历程。他们秉有的独特文化身份,以及他在当时文学交往、编选、传播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为探析清初时期以苏州、扬州为代表的江南经济文化发达地区的文学生态提供了一个内涵丰富的个案;从中能够了解到大量出自名人之手的诗文集序跋产生的过程,也足以感受到活跃于这些地区的为种种文学乃至文化活动牵线搭桥的近似专职的“名士牙行”的存在。他们顺应了因经济发达而导致的“附庸风雅”的文化需求,在文坛领袖、文化名人或准名人与“愿意购买而且有能力购买”其文化产品的“平民百姓、缙绅富豪以及地方官吏”之间穿梭奔忙、穿针引线,促成了很多实用文体(诗文序跋、贺寿诗文、碑传墓志等)创作的热闹与繁荣。换句话说,在类似钱谦益、吴伟业、王士禛、周亮工等清初文坛领袖一呼百应的表象之后,尚活跃着一批如工蚁或工蜂般劳碌奔忙的袁重其、孙无言等,彼此互为表里,各司其职,共同架构起一代文学兴盛之巨厦。袁骏、孙默之征集活动之于清初文学生态研究的意义,或许主要在此。
此次讲座由kaiyun(中国)官方网站、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处共同举办,系我校人文社会科学名家讲座,讲座由kaiyun(中国)官方网站中文系主任沈文凡教授主持。
(文学院,李晨阳)